去年以来,潮州市供销社系统坚持为农服务一个宗旨,聚焦“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两条主线,持续打好三大战役,凝心聚力实现四新成效,“1234”加速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攻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取得新进展
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主动沟通、积极协调,以“啃骨头”的韧劲逐项破题。一方面推动湘桥区设置区级供销社工作,今年2月设立湘桥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并明确其“三定”职能,解决机制体制不健全问题,使系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供销社联农带农作用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采取保留、合并、整合优化和解除挂靠等方式分类推进社有企业改革,逐步解决社有企业债权债务、公租房欠款、资产产权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已形成农资、储运、实业、整合优化等4个主要板块企业,各板块企业人员合署办公、统一管理、平衡薪酬,原有4个企业党支部党员隶属关系已进行调整并完成换届选举,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细化社有企业年度考核任务目标,制定涵盖社有企业物业租赁、财务管理、资本经营预算、对外投资、人事薪酬、年度考核、请示报备报告、内部审计、合作发展基金等制度,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行业指导体系基本建立,改变了企业人员老化、资产破旧低效、管理机制落后等松散停滞状态,让企业真正“动”起来。
二、强根基,社有资产整合优化实现新突破
开展清产核查规范资产管理,先后对全系统共80处资产建立起一处一档的文书和照片档案;协调下属企业与市文旅投一同做好到期牌坊街公房清退工作,目前已清退3处,率先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招租成功交易2处;针对闲置低效资产特点以联合招租方式开启重建出租新模式,实现资源高效整合利用,自推行资产阳光竞价,已有12批共24处次(涉及资产19处)物业租赁到期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招租,有10家企业共21处资产盘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近期老城区1处资产以维修+租金的形式竞拍成功,在系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另外2处资产经梳理后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竞拍成功,成交价大为可观,在唤醒沉睡资源挖潜增效的同时弥补了劣势区位资产给企业长期造成的经济效益空白,保障职工队伍稳定最大化,实现了资产效益飞跃式的新突破,为资产良性运营注入了强心剂,让资产真正“活”起来。
三、强能力,干部思想作风转变迈出新步伐
选派市社机关年轻干部参与市“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创文创卫等中心工作,挑选直属企业年轻干部职工到市社机关跟岗学习,推动干部职工在服务中心工作实践中锻炼提升;首创式举办系统性专题业务培训,以现场教学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企业档案业务人员分4期进行全脱产培训,通过“以干代学”顺利完成了市供销社20年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组织参加全省系统“粤菜师傅”技能大赛,荣获1个团体优秀奖、1个个人三等奖和2个个人优秀奖;每当社有资产在平台被高价拍出、企业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都会欢欣鼓舞、倍感欣慰,精气神得到提振,通过干部职工同向发力提能力强作风,让队伍真正“跃”起来,
四、强宗旨,联农带农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推进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潮安)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4万吨级综合冷库项目建设,目前一期主体结构及外部标识已全部完工,各项制冷设备已陆续进场并进行了调试,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中,力争9月底前试运营;饶平综合冷库项目选址于海山镇三百门原农资仓库,与天业冷链公司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拟建设规模为5000吨并配套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天业冷链公司工程部正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组建市泰禾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构建市、县(区)一体公共型农资农技服务网络,至目前,实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签约面积15898亩,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2882亩次,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培育发展了6个市级“供销农场”、2个省级“标杆基层社”和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潮州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将建设自有稻谷机械化烘干厂房520㎡,安装60吨位的烘干设备,流转了高义村220亩田地,打造水稻全程托管服务示范区;牵头成立全市系统首个行业协会——潮州市茶叶流通协会,3月份在凤凰山南麓的万峰林场里成立万峰服务中心,预计今年万峰林场将提高茶叶销售量10万斤以上;推动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潮州子平台建设,开展放心农产品进机关、进社团、进学校工作取得新突破,至7月底共发展客户32个,销售额约880万,已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牵头成立市供销系统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纳入各县区种养大户和广州、深圳以及本地采购商,对接供需双方提供订单农业服务;推进建设一批农产品综合服务站,承接冷链物流配送、加工物流中心等功能,近期已对谋划布局的部分项目进行入库,着力打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让服务真正“实”起来。
接下来,市供销社将继续融入潮州市深化“一大引领、三大战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及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对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个“狠抓落实”,抓住职责主业、积极调查研究、突出重点任务、补齐短板弱项,在项目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综合改革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实为农服务、做强供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