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擂响高质量发展金鼓。2月13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压舱石”压得更稳、更实。作为广东省第一个、全国第六个“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连州富硒土壤面积达20万亩,占耕地面积38%,是发展中高端丝苗米的理想产区。
今年年初,连州市供销社以推进综合服务改革为契机,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供销社联动基层社制定“一基层社一服务方案”模式,与下属连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总公司形成资源与技术的强强合作,采取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加强与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的合作,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系列化服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物资充足、农民高效科学施肥用药。搭建供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网络,将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打造为集农资和日用品供应、农产品流通加工、生产托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农技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和运营枢纽。完善各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功能,延伸到村级供销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村社共建”,由镇级助农服务中心或基层社牵头,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联合村“两委”共建特色产业、共育经营主体、共创服务平台,鼓励村民多种粮、种好粮,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完成农机作业服务5800亩次,配方施肥服务650亩次,统防统治服务16300亩次,累计公共型社会化服务22750亩次,累计土地托管面积20900亩。
连州市西岸镇冲口村供销合作社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共同研发适宜连州及清远地区栽培的特色丝苗米品种,与其配套绿色低碳高效栽培技术,产出的丝苗米口感软韧有劲、细腻可口,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种芯”问题。冲口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陈洪辉表示,“因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沛,地理位置优越,冲口村供销合作社对于种植水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支部的引领,积极对接村级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共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双线运营机制优势和上下贯通的体系优势,把党建引领、作风建设、为农服务三者紧密结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为农服务第一线。今年我们引进了6个新的品种,我们的“19香”还有“南晶香占”等的示范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目前我们的播种生产线,从育秧、犁田、收割、烘干都是全程机械化,通过机械化收割,每天可收割200多亩,我们基地的早稻将在一周之内收割完。测产小组也随机抽取一亩地,对丰收的优质高产品种南晶香占进行测产,实收产量约1143斤/亩。”
今年西岸镇西岸村村级供销合作社和隆平院士港隆平农业科技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创新研究院开展新品种水稻种植试验田项目。西岸村村级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刘海强表示,“今年年初,隆平农业科技研究院专家为做好春耕备耕生产,商议决定在西岸村种植象竹香丝苗、Y两优911等几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优良水稻品种。水稻从插秧、施肥到除杂草、防虫害再到收割,全程由西岸村供销合作社提供机械化服务,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为清远实现百亿丝苗米产业目标奉献供销力量。”测产小组也随机抽取象竹香丝苗一亩地,亩产量约为1173斤/亩。
下一步,连州市供销社将继续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作物生产水平,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扎实有序推进各项“三农”重点工作,为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唱响连州供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