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市县传真

培育肇庆供销“助农兄弟” 打造乡村振兴“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3-08-16 信息来源: 肇庆市供销社 责任编辑:办公室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关键的一环、最为重要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离不开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近年来,肇庆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以及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为农服务主责主业,扎实做好培育“三农”人才文章,大力培育肇庆供销“助农兄弟”,着力打造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为农服务“国家队”,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提供干事创业舞台,吸引为农服务人才

  大力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广开门路,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流通服务、再生资源服务“三大体系”为服务抓手,以粮食安全服务、农资农技服务、金融保险服务、数字供销服务、冷链物流服务、直供配送服务、消费帮扶服务、农村电商服务、再生资源服务“九大行动”为落脚点,聚焦“市供销社+供销干部学校+社有企业+联农组织”模式,广泛吸纳大学毕业生、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骨干、社会涉农能人、返乡青年等加入肇庆供销“助农兄弟”,目前已培育肇庆供销“助农兄弟”500多名。

  (一)村社共建引才。坚持“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全覆盖打造农业生产服务载体,全市建成村级供销社113家、镇级供销社95家、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10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112个,农资农技、冷链仓储、加工销售等服务功能持续优化、整合,为引进为农服务人才提供广阔的共享平台。比如通过成立金西村农产品综合服务站(村级供销社),吸收综合素质较好的村支书兼任村级供销社主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引进花生深加工企业山东玉皇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党建+供销社+村委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优质花生(水稻)全产业链种植示范项目,联农带农2000多户。

  (二)联合合作留才。围绕特色产业构建“企业+镇村供销社+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19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69家,以联合组织带头人为支点,推动种养殖新技术,留住农业专业人才。如通过领办创办高要区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43名合作社社员,以合作社为媒介,以企业化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种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按“茜草+温棚”技术生产、统一销售,打造罗氏沼虾产业全链条全过程服务,目前该合作社自有罗氏沼虾养殖场12个,养殖面积约1000亩,年出虾量约120万斤,服务覆盖范围超1万亩,成虾销往广州、上海、湖南等全国性大型水产市场,有效带动虾农实现增收致富。

  (三)资源共享聚才。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集聚人才资源,成立由100多名新闻媒体、高校专家、专业机构、退休干部、田秀才、新农人等专家组成的肇庆供销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打造新型助农专家智库。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搭建“肇庆数字供销”管理系统,围绕推动水稻、贡柑、荔枝、水产、肉牛等重要农产品产业提升,打造数字化、标准化、可溯源的生产、供销、信用闭环的全产业链数字农业体系,形成供销社联农带农数据库,为推动供销社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力量。

  二、加强学习实践培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供销实际工作之中,释放人才更大效能。肇庆市供销社通过创立“供销课堂”,开辟学习、研讨、引导新路径,不断加强学习实践培训,掌握现代技术,提升“助农兄弟”为农服务能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一)以学铸魂,厚植爱农情怀。坚持“党建带社建”,大力弘扬供销社“背篓精神”“扁担精神”,树牢为农服务宗旨,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为主线,以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学习教育与为农服务工作双融双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肇庆‘供销优农’党旗红”和“党建初心引领,粤菜师傅传承”等党支部品牌,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把供销社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贡献供销力量、彰显供销作为。近年来,肇庆市供销系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供销系统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先进个人”“优秀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优秀“助农兄弟”党员干部,供销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农情怀在供销社蔚然成风。

  (二)以学增智,练就兴农本领。举办“肇庆供销论坛”,以现场演讲形式,推动7个县(市、区)供销社主任及各下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亮承诺、出实招、促发展,激发思维活力,凝心聚力推动供销社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科长讲业务”20多期,以讲促学,提升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采取“集中授课+田间实践”等形式,组织联农带农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和田头冷链、直供配送、农资农技等业务培训班,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9年以来,累计组织农业专业大户、农业经理人、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小农户开展技能教育和技术培训25万多人次。通过“课堂培训+实战实操”,利用肇庆“供销优农”电商平台优势,免费为供销干部学校电商专业学生搭建供销特色线上网店200多家,让学生在直播带货、经营网店、短视频制作中练就姓农本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助农增收致富。

  (三)以学促干,建功乡村振兴。适应“互联网+”新时代,大力培育电商专业人才,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产品上行,为农村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为了把“土特产”搬上网、销出去,肇庆供销“助农兄弟”通过“产技销”精准对接,融入新业态,依托“供销优农”电商平台和线下供销农产品展销中心,采取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打造“助农日记”“助农身影”等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2022年,全市供销系统农产品销售额63.1亿元。大力打造集实训、研发、培训交流于一体的“粤菜师傅”供销培训平台,以“送教下乡”、“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培养了大批“粤菜”专业技能人才。2019年以来累计培养烹饪专业学生700多人,“粤菜师傅”短期技能培训学员3500多人,有效带动城乡劳动力增收致富。以肇庆供销干部学校(市商务技工学校)为抓手,通过“校企合作”“职教融合”,培养无人机飞手管理员和无人机属地飞手100多名,走进田间地头,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植保飞防和播种等服务,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22年,开展统防统治35.1万亩次、统配统施39万亩次,农机作业34.5万亩次,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问题。

  三、完善奖惩考核机制,激发为农服务活力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分类制定干部日常考核、县社绩效考核、企业联农考核等办法,统筹做好“人”和“事”结合文章,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考核奖惩,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让机关干部敢为、社有企业敢干、基层社敢闯,奋发有为、力争上游,形成创优争先、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凝聚起全市供销社系统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建章立制,激励干部善作为。制定《肇庆市供销合作联社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把考核优秀等次作为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提升机关作风转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制定《全市深化供销合作社重点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工作重点,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营造争先创优、开拓进取的氛围。建立《肇庆市供销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年度绩效考核办法》等企业考核制度,促进上下贯通,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二)压实责任,精准发力抓落实。树牢全市供销系统“一盘棋”思想,供销社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主动带头狠抓落实,在最困难的事情、最艰巨的任务前,自觉当好“施工队长”,以上率下、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对重要工作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对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定期督导、定期调度,对重大政策直接沟通、直接协调,倒排时间进度,确保在推进工作中遇到困难得到及时解决。

  (三)考用结合,推动工作见成效。树立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供销系统蔚然成风。要发挥考核对选人用人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紧密地把考核结果与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能上能下、治庸治懒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各级供销社领导班子和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彰显供销担当与贡献,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