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汕尾市供销社聚焦兴业强村、多措并举,以“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持续助推汕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策扶持,多元、高效、科学推动汕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着力打造供销社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汕尾样板”。
一是以助力农户稳产增收为导向,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开展“整村推进”。构建“托管项目+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的运营模式,为农户提供包括耙田、肥料、无人植保机喷药施肥、农机服务、种植管理技术的社会化种植托管服务,通过“县域服务平台+乡镇实体服务站+村助理+耕户”为核心运营架构,为种植户提供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服务,以“本地人管理本地田”的策略实现了直接面对终端小农户需求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2023年早造,汕尾供销农服在汕尾区域共签约服务面积171367亩,其中:统防统治25900亩、统配统施28177亩、其他环节117290亩;累计服务农户1586户,累计召开田间推广培训及示范会场52场,培训人次1200余人,发放社会化服务培训宣传单页5万份。
二是抓好丝苗米公共品牌塑造,依托汕尾丝苗米产业园推动当地产业振兴。积极践行为农服务宗旨,充分发挥供销社联农带农优势,依托汕尾丝苗米产业园,试点推行“168”粮食订单收购模式,通过对接服务村集体,以“六统一”管理的方式支持村集体发展种植基金80元/亩,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收益和农民种地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围绕丝苗米育种培优,强化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深度合作,为园区内种植农户提供水稻培育,规模种植、粮食收购、区域性公共品牌服务等,全力推动丝苗米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广东好米、汕尾丝苗”品牌。目前,已成功推动“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汕尾丝苗米”被收录为百度百科词条;汕尾丝苗米、海丰油占米等系列产品已上架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截至今年6月底,共完成销售额7889万元。
三是全力推动基层供销社规范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以联农带农为主线建设村级供销社,通过推动与村两委的共创共建和各类服务资源的有机整合,有效发展壮大汕尾市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市共有村级供销社69家,实现年销售额388万元以上,管理模式100%以村级社自主管理,其中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服务14家、农产品流通销售39家、农业社会化服务6家,电商服务3家,农村物流快递3家,农村金融贷款4家。海丰县可塘镇黄厝港村、联安镇唐厝村2家村级供销社,依托汕尾丝苗米产业园联农带农项目,在海丰县择址建设基层社会化服务站,围绕粮食耕、种、管、加、收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粮食生产降本增效,提高农民种粮收益;陆丰市城东街道高美村以“高美茶”为抓手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成立“城东镇高美村供销有限公司”带动本村特色农产品畅销,2022年联合高美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现已发展高美茶种植户近500多户,种植面积2000多亩,一年茶叶产量可达80万斤。
四是围绕推动村级供销社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供销动能。持续推动基层供销社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合作,通过“2+N”(2 指供销合作社、经联社,N 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运行模式,带动农户、合作社以资本、劳动、土地合作等途径加入村级供销合作社,实现供销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两委”班子成员、农村能人、回乡创业青年、村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融合发展。发动村“两委”成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地农户、回乡创业青年等以资本合作、劳动合作、土地合作等途径,立足乡村特色,参与到当地农村特色种养型经济的发展中,多元、高效、科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