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当前,惠州惠城正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助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惠城区供销社与省、市供销社联合,在横沥镇成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引入现代化农业科技,保障惠城区粮食安全生产,加快促进现代化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的工作经验。有效破解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户种地难问题。
农机用在耕种防收等场景,横沥水稻耕种机械化率达87%
近日,在横沥镇墨园村,一场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展演吸引了不少农户目光。农业社会化服务站工作人员正在为村民的水稻开展无人机喷药作业。比起传统人工打药,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效果更明显。
“我种了13亩水稻,如果手工打药要一天时间。无人机也就半个小时多点就喷完药了。”墨园村村民简秀英为科技助农的效果点赞。
记者了解到,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全程托管等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
“像这样正在场上飞行的施肥无人机,不仅可自动绕行障碍物、模拟仿地飞行,每小时还可喷洒作业320亩田地,大幅度提高施肥效率,且喷洒更为均匀,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现场农机操作手介绍说,除了喷药,农业机械化在耕、种、防、收等多个环节,都可以做到提质增效,比方说机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约10亩;无人机速度更快,播1亩田仅需10分钟。
目前,“铁牛”取代耕牛在田间劳作已成新的风景。以横沥镇为例,今年该镇春播农作物面积3.5万亩,其中春播水稻2.8万亩,蔬菜5千亩,玉米花生等其他经济作物2千亩。春耕生产期间共有1200台(套)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农用机械投入使用,水稻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农机社会化服务正覆盖各村组。
强化合作,建设5个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示范田
“惠城供销助农服务中心于今年2月成立,成立以来,在镇街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为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统配统施、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技术推广等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超过3000亩。”惠城区供销社业务发展部负责人梁颖徽介绍说。
同时,通过强化技术力量合作,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进程。惠城区供销社与天禾公司合作,依托天禾公司服务优势,围绕水稻和玉米等主导产业,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缺乏劳动力等现状,宣传耕、种、防、收等薄弱农业生产环节生产托管服务项目,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合作,了解农户实际需求和存在困难,推进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服务中心在横沥、芦洲镇开展农业社会化整村推进工作,水稻早造时节,分别在横沥镇墨园村、大利村、泰安村和芦洲镇青塘村、横江村建设了5个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示范田。下来服务站将继续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整村推进工作,引进更多先进的农业科技,为农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