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肇庆市供销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东省社的指导下,不断创新联合合作方式,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村集体,开展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村社共建,打造村集体经济“生力军”。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坚持“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发展壮大镇村供销合作社联农组织,全市建成村级供销社113家、镇级供销社95家、县镇村助农服务平台(中心)122个,切实把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封开县供销社与封开长岗镇乡村振兴办、小圩村委会合作共建长岗镇小圩村供销社,建设腐竹加工生产车间,以供销系统“供销优农”等平台线上线下推动腐竹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帮助村集体年增收10万多元。四会市供销社与黄田镇燕崀村共建四会供销社黄田助农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农资农技、农村金融、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服务,服务农户176户。鼎湖区供销社与鼎湖上水田村委合作共建上水田村供销社,引入大型商超昌大昌、邮政公司、农商行等多方资源,建立昌大昌—上水田村山泉水蔬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整合土地资源250亩,预计5年合作期推动村集体收益60万元。
服务拓展,提升村集体经济“硬实力”。以“县域服务平台+乡镇实体服务站+村助理+农户”为运营架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动机制,通过市场化运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土地托管促发展。通过股权合作搭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县域农业生产服务中心4个,为农户提供优质专业的“订单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签订土地托管协议面积2万多亩,有效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活跃了村集体经济。如肇庆供销农服公司为封开县长安镇宝山村、今宝村集体整合了200亩连片水稻田,开展病虫害防治、统配统施、收割托管等环节托管,每亩节本增收200多元,有效推动撂荒土地复种复产,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产销对接促发展。通过集采集配、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途径,推动农产品上行。如以社有企业新供销农副产品配送公司为抓手,通过集采集配,帮助封开县平凤镇平原村、红庄村销售冬瓜80万斤;以社有企业肇庆供销优农科技有限公司为抓手,通过线上“供销优农”电商平台、线下25家直营门店,展示销售全市3000多种优质农副产品,2022年线上线下推动农副产品销售3500多万元。三是三产融合促发展。在德庆县官圩镇打造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示范镇,引入广东臻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盘活金西村原金西小学土地闲置资源,建设花生油加工厂,打造官圩花生(水稻)全产业链示范基地1000亩,开发花生全产业链研学路线,形成三产融合示范效应,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建成以来,带动种植基地3000亩,农户700户,助农增收每户1800元。
整合资源,增添村集体经济“新动能”。通过“供销一张网”,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整合资源,以销带产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以“社有企业+供销社+村集体”模式,盘活村集体土地资源,加快肇庆供销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补齐当地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助力当地农业产业振兴。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江屯龙须菜田头冷链示范中心由省社社有企业天业冷链集团、广宁供销社、江屯镇政府等合作共建,是供销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典型缩影。2021年,广宁县供销社与广宁县江屯镇坑口村委会签订了协议,以2万元/年的租金租下了原坑口小学作为田头冷链示范中心建设用地,盘活了村集体闲置土地资源。田头冷链的引入还让当地特色农产品龙须菜实现了田头商品化,经过预冷、分拣加工、冷藏、检测等,在保证龙须菜品质的同时,把其保鲜时间延长到8—10天,产品存储流通腐损率从原有的30%下降到8%,田头收购价从原来的1.5元/斤提升至3元/斤,销量在2021—2022两年间提升到50.1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