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雄市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供销合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新战略布局,全面实施基层供销组织提质扩面,加快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同时组织落实供销社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市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供销力量。
一、抓好资产清查工作,确保社有资产台账清、家底明
一是全面建立供销社资产台账。按照“一社一总账,一户一分账”工作要求,对社有资产逐一分类建档立卡,并进行造册备案登记。2022年5月,会同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市物业管理中心,对59宗社有资产所在地进行经纬定位,拍照留存等方式进行清查、核实,明确资产界定、面积、分布、现状、用途等情况,为供销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二是完善资产管护工作机制。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工作机制,把社有的34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纳入财务和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抓紧抓实。同时及时做好资产处置协调、衔接,督导工作,并做好资产信息更新备案工作,定期固定提炼适合社情社况、效益明显做法纳入资产管理办法并印发推广。三是整合收回社有资产。按照社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原则,提前终止广州办事处、韶关办事处、韶关仓库、废旧物质回收公司、农用机械车辆等资产租赁合同,聘请第三方工程估价公司对前述社有资产进行评估,并按照市场最新价挂网公开招标。收回社有冷链车、农机车辆、工具车等6台租赁到期车辆。并将社有资产租金收益反拨一部分,用于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及社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四是经营盘活社有资产。加强与市农业农村、商务部门的协调合作,将电子商务、快递冷链建设项目一体化融入供销社镇级联农工程,推进农村电商和农村寄递物流融合发展,并与雄州、江头、主田等10个镇(街)强镇富村公司农产品营销对接,持续经营盘活社有资产,提升全市农产品销售水平。
二、抓好农业社会服务,确保粮食生产稳增收、效益好
一是推动社会多方供应农业服务。成立南雄市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整合掌握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名录,吸引社会多方农业服务供应方,开展包括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社会化等多元服务,满足农户种植生产服务需求。二是推动市镇村三级供销网络服务。通过市镇村供销社综合服务平台,培育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12家村级供销社,创建湖口镇、邓坊镇、坪田镇等9个具备3项服务功能以上的镇级供销社,带动服务农户29960户,带动服务销售额13850万元。三是推动五大联农工程开展。建立镇村级供销合作社联农工程、县域助农服务平台联农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工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农工程,将农业生产环节集中起来,通过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专业的“农田管家”,实现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和销售过程“保姆式”托管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四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大力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着力完善发展质量评估和定期监测淘汰机制,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并推动社有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合作,培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五是推动农业服务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按照推动农业服务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发展标准,搭建农民合作和农业服务平台(包括现代农业展示区、生产托管服务区、产销对接区、金融保险服务区、农资农技培训区、农机调度区等),积极推动服务需求和服务供应在统一服务标准下广泛、便捷、高效的结合,实现助农托管高效服务。
三、对接省级优质资源,确保服务三农焕活力、结硕果
一是提供智慧化全产业链托管服务。通过加入省农业农村厅搭建的“粤农服”平台,搭建智慧农机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农机农技”的智慧农机服务平台。整合全市200多台农机,同时建立一支250多人的村级托管员,并到各镇组织进行培训,开展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网上下单,农民足不出户,获得育秧、打田、插秧、施肥、飞防、收割、烘干、仓储、收购等环节的全链条托管服务,2022年南雄开展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近20万亩次。二是提供省级产业园助农服务。集聚整合嘉南、天润、天雄、天禾等省级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服务资源,依托南雄市内创建的省级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丝苗米、甜玉米、脐橙、三华李、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对接镇村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种子供应、农资统配统施、农机农技培训、烘干收购加工、冷链物流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物联网和农机服务水平,实现丝苗米等农产品累计购销2.57亿元,为全市省级产业园提供一站式公共便民服务。三是提供冷链物流建设。以广东新供销天雄冷链物流公司为依托,建成2座建筑面积为9696.98平方米的冷库,拥有储位6500多个,可冷藏保鲜1万吨农副产品。通过资源整合,主动对接各镇(街)现有快速移动、预冷保鲜等功能的田头仓储物流移动冷库14427平方米,并与省、市供销社龙头企业加强沟通对接,共同参与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形成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四是提供实用技艺培训下乡。2022年11月,由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牵头,市供销社协办的“粤菜师傅”培训班已开展5期,培训学员主要是基层农户、留守妇女、适龄青年等,人数达到200人,通过专业老师“理论+实操”教学模式,现场教授水晶饼、蘑菇包、广式芋丝糕等粤菜及地方风味菜技艺,向培训合格学员发放结业证书,引导其与食堂机构进行应聘对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拓宽。
四、织密供销保障网络,确保防疫保供货源足、供应快
一是统筹畅通供销经营网。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坚决服从统一调度指挥,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积极发挥供销职能,加强统筹调度全市疫情防控期间米面油、肉蛋禽、果蔬、水产品、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工作,结合供销系统下属南雄供销农产品配送公司,打通农产品销售配送最后一公里。目前共配备20台车辆运输生活物资,其中冷链车4台、面包车5台、小货车1台、皮卡车4台、工具车6台,每天可运输20吨物资,确保居民生活用品供应充足,市场物价整体稳定,为疫情防控和市场稳定提供坚强供销保障。二是深入社有企业督导防疫保供工作。指导市直供销社系统保供企业积极拓宽货源渠道,加强货源组织,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接,签订应急保供协议,切实发挥供销社物资保障兜底作用。对接新供销天雄冷链物流公司冷库,提供冷库储位6500多个,冷藏保鲜1万吨农副产品,协调储存大米200多吨。三是广泛动员供销干部参与片区防疫保供。在疫情大考面前,充分动员供销党员干部志愿者尽锐出战,在蔬菜保供基地、采集配车间、物资配送途中、疫情防控卡点参与协调防控300余人次,不辞辛劳,共克时艰,冲锋在供销保供一线,全力构筑疫情防控的“红色网格”,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战“疫”胜势,让党旗在防疫保供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