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综合改革新篇章发出中山供销“好声音”
中山市供销社系列改革工作吸引媒体关注
连日来,学习强国、中华合作时报、南方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密集报道中山市供销合作联社综合改革的经验做法,掀起“发出供销声音”,“讲述供销好故事”的舆论宣传热潮。
一、打造食品配送“国家队”,保障市民用餐安全。
7月17日上午,中山供销谷源央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销谷源公司”)在三乡镇正式挂牌开业,这是中山市供销合作联社深化综合改革、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省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中的全新节点,标志着中山市供销社系统联农带农工作开启新征程,今后将有力提升全市农产品流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守护食品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南方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公司开业做了图文并茂的报道。
二、接受“一把手”访谈,全面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后,为宣传各地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南方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采访了中山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赖文盛。围绕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广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持续用力,全面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等内容。赖文盛详细介绍了中山市供销社近年来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是如何扛起这沉甸甸的责任,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是如何不断改革创新,全面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三、建设供销社文化展览馆,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7月25日,中山市供销合作社历时两年打造的全省首家以供销社为主题的文化展览馆在南朗街道左步村开馆。展馆共两层,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由原左步村闲置的旧米机楼物业改建而成。其中,一楼为左步村供销合作社的助农商品展销区,陈列着供销粮油和南朗鸭稻米、黄圃腊味、咀香园食品、玻璃厂雪砖等中山本土特色农产品,以及潮州市、林芝市和六盘水市等对口协作地区的农特产品;二楼为文化展览馆,展示精选的200多件实物展品和60多张历史照片,并通过实物造景的方式还原上世纪70年代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信用社柜台、80年代的家庭客厅和90年代的公用电话亭等场景,打造了时光照相馆和时光杂货铺,用70多年的历史积淀向大众讲述市供销合作社沟通城乡、畅通物资、服务“三农”的光辉发展历程。
独具特色的文化展览馆吸引了南方日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开馆信息还被学习强国、中华合作时报和网易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刊发。
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赖文盛在开馆现场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中山市供销合作社还将充分发挥文化展览馆的功能,积极开拓农产品直播带货、怀旧文旅体验、文创产品消费等多种业务,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集休闲消费、文化交流、公益服务、小型培训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
四、做客电视台“热点面对面”访谈节目,全面介绍供销社前世今生。
7月26日上午,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赖文盛,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袁泉带领综合业务科负责同志参加由市政府办公室主办、中山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政务类全媒直播节目“热点面对面”,介绍中山供销社改革发展成绩,现场回应市民在线提问,得到网友点赞好评。
近年来,中山市供销合作社将坚持从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举全系统之力实施五大工程,构建五大网络,打造体系完善、业态丰富、管理科学、成效明显的助农服务体系。目前,中山市供销合作社在全市累计建成各类联农组织53个、带动农户5千多户,累计服务土地面积6.3万亩次、农产品购销额约6.9亿元,不断谱写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吸引各级媒体关注。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在中山日报发稿7篇,南方日报发稿3篇,中山电视台播报新闻及专访节目3条,被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刊发信息10条,中华合作时报采用信息3篇,学习强国刊发信息3篇,持续发出供销“好声音”,让社会了解供销社,营造了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