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来,青州市供销合作社围绕服务“三农”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多,闲置土地利用率不高的特点,形成了“外出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花钱种地成本高、土地撂荒又不甘心”等新情况,对农民外出打工带来的新特点、新问题,积极探索农田土地流转服务和土地合作社综合服务运作新模式,走出了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子,成效显著。
南小王村地处何官镇东南部,村域面积3.55平方公里,土地肥沃,现有耕地面积3100亩,主要种植韭菜、黄瓜、苦瓜、圆茄、辣椒等。但由于村民长期从事运输工作,土地大量闲置,甚至有的已经撂荒,农业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南小王村利用靠近寿光的区位优势,以每年每亩800市斤小麦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回土地,于2008年9月份率先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土地流转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性质为民营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以达380户。1050人,土地3100亩,覆盖率100%。由村委成立的晟丰土地流转合作社将土地统一整理,建设成为冬暖式大棚等设施农业,并将村民的旧房统一拆除,为村民建起了社区楼房,并利用地源热泵实现了集体供暖和统一供应天然气,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又复垦为良田,还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土地指标。
晟丰土地合作社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农户分散种植、农业设施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为现代农业打、优项目的引进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极大促进了农业链条的延伸和效益的增长。
土地合作社成立以来,对农民入股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成立了无公害大棚种植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粮食种植区、良种繁育区和特色养殖区等几大特色产业区。现合作社建有高新科技蔬菜大棚510个,其中,种植的黄瓜、茄子、辣椒、苦瓜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生产的蔬菜直供市场、超市,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好现象。合作社的盈余二次分红已达到3500余元,比初期的收益增长了3倍还多。结合当地民情民意,积极探索筹备新资源,2013年12月,合作社又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化”合作项目,把土地存入土地信托银行,实现了土地的再次升值,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带来了资金。技术支持。
不仅如此,南小王村利用土地合作社的独特优势,2017年引进了青州市天禄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天禄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成立,股东4人,注册资金6仟万元,以产品种植、收购、初加工、包装、销售,蔬菜种苗培育,销售,物流配送等项目。依托青州市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万亩,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试点新模式,截止2018年初已完成建设高温大棚7000亩,育种育苗1000亩。观光休闲农业区1450亩,特色养殖260亩,蔬菜加工及交易大厅占地300亩,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占地一万亩,对帮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大农民收入起到了引领到头作用,
南小王村遵循“整体规划、逐步实施、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总体原则,以农业“特色、高效、优化、示范带动”为着眼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农业发展实际,以发展典型示范与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新技术、新设施、新工艺的引进,创新和组装集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注重产业前、产业中、展业后和农工贸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全面改造传统农业,加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经营模式上,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组建和运营,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农户成为园区建设的真正主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完善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为主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建设新机制,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发挥资源、设施、产业和技术优势,逐步向周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南小王晟丰土地流转合作社的成立,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开启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篇章,趟出了农民致富的新路子,真正实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的新局面,形成了农民种田、种果两不误,土地托管也越来越被广大农户所接受。这样的土地合作社经营模式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关注期待,下步,将积累经验,形成行之有效的配套体制向全市范围推广,为发展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