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省外报道

内蒙古赤峰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7-09-21 信息来源: 中国供销合作网 责任编辑:办公室

  一、着力推进为农牧服务体系创新。市供销合作社召开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制定实施方案,加快建立以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农资公司、农机合作社为支撑的为农牧综合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全市新建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42家,2016年土地托管服务面积30万亩,辐射带动农户7万户。敖汉旗长胜供销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辐射敖汉旗、翁牛特旗、通辽市奈曼旗11个乡镇,为农民增收减支2000多万元。在畜牧业旗县,开展牛羊托管、饲草代储、畜病防治和交易市场建设等服务,促进了奶牛、肉牛和肉羊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着力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创新。积极探索供销合作、农牧民专业合作、资金互助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在喀喇沁旗、巴林左旗供销合作社取得良好试点效果。加快推动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实行“两社”交叉持股。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全市改造重建基层社78家,总数达到117家,对苏木乡镇的覆盖率达到90%。领办、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41家,总数达817家,新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9家,入社资金13.5亿元,入社社员4.3万户,其中基层社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交叉持股、融合发展92家。依托农村牧区便民连锁超市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555家,总数达970家。积极引入合作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市级融资担保公司、基层社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互助金融服务平台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着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创新。构建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四级流通网络和三级配送服务体系,促进区域性配送中心、交易市场及终端网点的连接贯通,建设一体化运营、双向流通的经营服务格局,提升日用消费品、农资、农畜产品和再生资源一体化经营服务能力。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全市新建区域性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3个,旗县区配送分中心6个、苏木乡镇配送站97个,改造发展、辐射带动农村牧区便民连锁超市2376个。改造提升农资配送中心24个,农畜产品交易市场16个,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及分拣中心6个。加强与“供销e家”及内蒙古供销电商公司合作,新建市、旗县区电商企业及运营中心13个。
  
  四、着力推进社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完善治理结构,健全激励机制,加快社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全市社有企业达到93家,2016年完成销售总额35亿元,比改革前的2013年增长31%。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引进社会资本1亿余元,建成巴林右旗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克什克腾旗赛汗农畜产品交易市场、赤峰金秋公司5万吨杂粮加工、中心城区配送中心等重点项目。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供销合作社重组赤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赤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是为蒙东地区大宗农产品提供安全高效的网上交易、粮食预警、信息发布等全方位服务的大型网上交易平台。经过重组,市供销合作社占40%的股权,年可实现农畜产品网上交易额10亿元以上,为推动全市农畜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