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贵州贵阳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大会在金阳会场召开。此次会议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后,贵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对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着眼“三农”工作全局,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李岳德主持。
会上,市委副书记李岳德传达了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出的重要批示,贵阳市财政局、贵阳市农委及贵阳市供销合作社三家单位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新对全市供销合作社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所做工作及作出重要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全市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站在高处、提升认识,精准把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增强农村发展动能的角度来看,深化这项改革是必然要求;从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角度来看,深化这项改革是有力抓手;从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角度来看,深化这项改革是现实选择。二是要谋在新处、积极作为,大力提高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工作成效。坚持改革就是创新,深化改革更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大力创新,即:大力创新基层组织体系,大力创新经营业态模式,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大力创新行业指导体系,大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干在实处、强化执行,全面加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是抓出来的、干出来的。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也不例外,要围绕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察检查、问责问效五个环节,扣紧工作链、责任链,落细落小落实好五项措施,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刘文新强调:供销合作社组织是全市发展历程中的功臣,功不可没,“扁担精神”“背篼精神”令人感佩。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自身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与农民合作的关系还不够紧密、层级联系还比较松散,行政化色彩还比较浓,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导致社有企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高,在为农服务体系、服务方式、服务领域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他特别要求: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历史遗留问题要逐一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市督办督查局、市供销合作社牵头,抓紧建立健全相应的督查考核机制。涉及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帮助供销合作社卸掉包袱,加快改革发展。同时,在深化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解决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切实做到改革彻底,不留后遗症。要让供销合作社这个老的组织在新的时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市委副书记李岳德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及全市供销系统、有关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领会精神抓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以及我市的实施意见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和陈刚书记的重要批示和文新市长的重要讲话中,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确保落地见效果。二是要扎实责任抓落实。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对推进我市“三农”发展,推进大扶贫战略实施,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意义重大,必须把责任链条和工作链条扣紧抓实,特别是一把手,作为抓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把这次会议明确的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把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层层传导压力,以“钉钉子、扣扣子、担担子”的精神,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突出实效抓落实。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事关群众利益,事关民生,工作中必须突出责任导向,强化统筹调度,强化督查力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改革善始善终,取得实效。
贵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相关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区(市、县)主要负责人,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电商服务站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