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省外报道

江苏南京市采取5项措施做强基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6-11-03 信息来源: 中国供销合作网 责任编辑:办公室

在江苏南京金坛区薛埠镇供销合作社罗村为农服务中心,记者日前看到农民正在与农技员探讨田头农作物病虫害问题。

薛埠供销合作社主任刘罗平告诉记者,这是服务中心为农户设立的“庄稼医院”,田间作物遇到疑难杂症,都可到这里找农技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让农民心甘情愿加入合作社,实效是前提。罗村的李老伯说,他家有8亩多田,以前收成好坏全靠天,除去农药化肥等投入,一般1亩田1年能赚500元,已经了不起了。“现在,8亩多田全部转让给了合作社,每亩每年租金800元,我自己还在合作社打工,每月拿近1800元工资,太划算了。”

这是薛埠镇供销合作社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实现二次就业的一大新举措。据刘罗平说,仅罗村,就有6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流转的土地由专业合作社采取“大托管”方式,对稻麦等经济作物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并冠以“茅山竹海”品牌实行统一销售。

在朱林镇供销合作社,记者了解到,他们用“基层社+农合联+村委+专业合作社”融合方式,帮助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朱林供销合作社主任兼朱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李林芳,从2013年10月起一肩担两职,这也是区供销合作社创新治理机制、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的一个尝试。李林芳说,由朱林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的朱林镇“农合联”,已为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开展培训150多人,提高村民种植、养殖技能和市场营销水平;推荐“惠农”贷款520万元,并通过基层社为“绿坛蔬菜”和“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获得农综开发项目扶持资金200多万元。

“基层社+”模式,是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一种尝试。记者了解到,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市基层社发展仍不平衡,不少地方基层社经营服务设施陈旧、人员老化、人才匮乏,为农服务综合实力不强、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的问题依然突出,成为我市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为此,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刘洪俊说,他们将从五方面展开行动。

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联合社资源更多投向基层社,出台激励政策,调整管理模式,制定基层社改革发展计划,开展“社社到”督查活动。

创建“三体两强”示范社。对实力较强、运行较好、为农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基层社,按照自主经营实体、农民社员主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和综合实力强、为农服务能力强的要求,全面升级做强,建成“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

改造薄弱基层社。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投资、自筹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农民社员入股等多种方式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巩固服务阵地,拓展经营业务,扩大与农民的合作,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