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记者从农发行巴州分行了解到,今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棉花收购资金准备充足,棉花贷款授信突破80亿元,比去年的43亿元增加了近一倍。
今年棉花收购期间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了确保今年棉花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农发行巴州分行提前做好了棉花贷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农发行巴州分行严把棉花贷款客户的准入关,根据收购资金供应点精准布局和不留收购“空白点”等要求,统筹做好2017年棉花收购贷款企业资格认定工作。在报送自治区分行审定后,共认定巴州范围内35家棉花企业具备2017年度棉花收购贷款资格,较上年减少6家,主要是个别处于次宜棉区的收购企业。由于区域种植面积减少、棉源不足,这6家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无法持续经营,自愿退出。35家棉花企业中,实际向农发行巴州分行申请贷款的企业有25家,10家企业不向农发行巴州分行申请贷款,但要求保留贷款资格。农发行巴州分行已要求辖属的县支行、营业部将上述情况及企业名单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书面汇报。
其次,综合考虑区域棉花产量、企业加工能力、往年收购量及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实际向农发行巴州分行申请贷款的26家企业授信82.85亿元,企业累计申请贷款资金74.4亿元,截至10月1日,已累计完成24家棉花贷款企业的审批工作,审批金额为67.8亿元,累计投放棉花贷款资金15亿元,切实做到了“钱等棉”和不留收购“空白点”,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支持棉花收购的主渠道作用,保障棉花收购工作平稳运行。节后将根据棉花企业收购进度和实际需求,有序向企业供应后续收购信贷资金。
据介绍,2015-2016年,农发行巴州分行贷款企业数量分别为41家和32家,授信额度分别为42亿元和43亿元;2017棉花年实际贷款企业数量25家(供应收购厂站69个),授信突破80亿元,在收购资金保持充足的情况下,资金供应和贷款管理难度有所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