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媒体聚焦

【非凡十年】供销合作社这样助力农村现代流通

发布时间:2022-08-05 信息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 责任编辑:办公室

  开栏的话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第一个非凡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昂扬阔步,抒写了民族复兴史上的璀璨华章。

  新征程取得新成就,新时代实现新跨越。这十年,供销合作社探索变革,突破自我,培育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这十年,供销合作社锐意进取,砥砺前行,频添新举措铸就新时代辉煌。前瞻性、差别化、可推广的改革探索不断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自本期起,我们正式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专栏,全景反映十年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凝聚供销合作社人踔厉奋发的磅礴伟力。

  助力经济双循环  构建消费新格局



图片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深入实施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各地供销合作社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城乡居民生活实际出发,战略性布局、系统性谋划,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地的重点任务,重塑城乡流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打通理顺了许多堵点难点,适时推出一批切口小、见效快的政策性创新,在切实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方面取得实效。如今,城乡流通这根“扁担”不仅担起了保供给、防滞销、促增收、惠民生的重任,也构筑起助力经济双循环的新格局,在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中建立起新功业

  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农产品流通是供销合作社传统主营业务之一,也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2021年,全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76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2.27万亿元,年均增长超21%,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比例由2012年的18.9%提高到44.1%。

图片

广东省社与中国供销集团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不断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后研究制定了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全系统农产品市场建设纳入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发挥中国供销农批公司等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易服务功能,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逐步形成了产地市场、销地市场、集散地市场相互支撑,产地与消费终端相互联结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一批产地市场、田头市场,提高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和专业化销售能力;在城市销区,加快建设智慧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和社区菜店等零售终端,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产品集散地,投资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行业影响力。截至2021年底,全系统建设运营农产品市场4485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1611家,年交易额达亿元以上的有237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1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7000多亿元,年均增长约14%。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全国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建设,共有中国供销江汉平原农产品市场、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7家农产品市场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为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市场的公益性示范带动作用,总社于2017年组织开展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认定工作,共评选出安徽宣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河北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等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20家。这些市场在保障供应、稳定价格、食品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比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图片

江西供销冷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赣州配送中心。

  不断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总社制定出台《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为小农户、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农产品冷链物流综合服务,带动农产品上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供销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被列入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成立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等方式,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主体,发展集采集配、直供直销、中央厨房等业务,补齐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加工领域短板。江西、广东、四川等省供销合作社牵头建设全省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武汉市供销合作社所属山绿集团入选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目前,全系统冷库库容达590万吨。今年,全系统计划开工建设各类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710多个,其中产地项目460个、枢纽项目110多个、销地项目140多个。“十四五”期间,全系统预计增加冷链库容1200多万吨。

图片

江苏张家港市社生鲜配送车队整装待发。

  持续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总社积极引导推动系统农产品市场、连锁超市和电商平台等发展,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物流仓储企业的对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作用,通过展会、产销对接会、商贸洽谈会、产品订购会、网络预售等活动,多形式促进农产品销售。2021年,全系统共举办或参与各类产销对接会3200多场(次)。建设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平台,通过数字化和个性化服务赋能系统内上中下游会员,推动系统内各类农产品市场主体有效对接,提升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图片

浙江桐乡打造县乡村三级农产品配送体系。

  建立健全消费帮扶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全系统共有消费帮扶专区专柜8734个、线上专区2716个。在服务抗疫保供中,各地供销合作社加大重点商品采购力度,提升市场供应能力,发展网订店取、社区团购、“无接触”配送等流通新业态,全力守护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2020年在湖北疫情最严重时,总社动员全系统为湖北“搭把手、拉一把”,累计采购湖北农产品超104亿元。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全系统共有697家社有企业被各级政府列为生活物资重点保供企业,参与到当地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建设

图片

湖北恩施市社打造24小时“云值守”社区保供超市。

  总社推动各地加快传统经营网络的整合和改造,以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大力发展乡镇直营中心店、社区店、村级便利店等终端网络,加快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图片

福建龙岩市社打造的“见福”社区便利店。

  截至2021年底,全系统共有连锁企业超6100家、配送中心9300个,发展连锁、配送网点73.5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68.5万个。近年来,总社为进一步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助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组织开展了供销合作社“城乡双促行动”,行动还被列入国家现代流通体系规划。同时,总社还推动成立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平台,推进系统内外日用品生产、流通企业加强业务合作、资源共享,通过开展日用品联采联购,打造一批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乡村消费品公共品牌,增强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的供给能力。2021年,全系统日用消费品销售额近2.3万亿元,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400多亿元,同比增长27.4%。相比2012年,全系统日用消费品销售额增加1.56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2%。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加540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1%。

  再生资源回收 利用网络建设


  全系统在重点村镇和城市社区建设回收网点,在重要集散地建设分拣中心,在资源富集区建设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城乡回收网络为基础,以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为中心,以区域综合利用园区为龙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图片

重庆市社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工作。

  到2021年底,全系统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网点3.7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3.2万余个。2021年,全系统再生资源类销售额超2900亿元,比2012年增加1100亿元,年均增长超5%。总社积极引导和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向农村延伸,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目前,全系统有138个地市、708个县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回收农村生活垃圾超388万吨。全系统在20多个省份主动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年回收农地膜超34万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超7亿件。全系统发挥县域流通渠道优势,促进家电消费,指导所属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经营主体联合家电生产厂商推进新一轮“家电下乡”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等特殊消费时段,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的优惠促销活动。全系统还加大绿色智能家电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城乡消费者淘汰超期服役产品,积极促进家电更新消费。今年1月至6月,全系统实现家电销售额706.4亿元,同比增长7.4%。

  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建设

图片

安徽辉隆集团合肥配送中心成为服务当地农民生产的主要平台。

  发挥系统大型农资企业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农资放心店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春耕、“三夏”、秋冬种、冬储等重要农时,总社都通过及时下发通知或召开会议,指导全系统加大农资供应和调配力度。去年以来,针对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情况,总社所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国家储备钾肥线上竞拍任务,已累计向市场投放22批,引导主要农资品种价格回归合理水平。2021年,全系统肥料销售量为2.7亿吨,比2012年增加0.85亿吨,年均增长3.9%。目前,全系统化肥销售量占全社会用肥量比例超70%,有效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同时,全系统依托农资经营服务优势,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1年全系统生产全托管面积为6900万亩,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8亿亩次。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全系统共有474家社有企业被各级政府列为农资重点保供企业,参与到当地农业生产供应保障工作。

  电子商务发展

图片

“832平台”组织产销对接会。

  总社制定出台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和配套实施方案,印发推进区域电商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中国供销电商公司,指导系统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为重点的电子商务,积极融入数字乡村建设。总社依托“供销e家”电商平台,指导建设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为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提供线上交易服务。目前,“832平台”已入驻活跃供应商超1.5万家,注册采购预算单位超过50万家,2020年正式上线以来累计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金额突破230亿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

中国供销集团下属供销惠农公司宁夏玺赞庄园枸杞种植基地,主播正在直播枸杞采摘过程。

  各地供销合作社利用实体网络资源,挖掘整合地方特色农产品,建立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提高电商产品货源组织和品控能力,培育了“西域果园”“村村旺”等一批农产品电商品牌,扩大了农产品线上销售规模。2021年,全系统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有4570家,比2015年增加3000多家,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2276.1亿元。

图片

山东临沂沂水县社建设的县域集配中心。

  围绕农村电商物流瓶颈问题,总社还制定了贯彻落实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与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有效对接。目前,全系统在近三分之二的省份已通过整合邮政、快递企业等各类资源,发展县域快递物流统仓集配业务,促进农村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助力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通道。江西省供销合作社“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模式入选首批全国城乡高效配送典型案例,780多万城乡居民享受到供销集配快捷服务。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