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丰天下安。粮食安全为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从加大保障农资供应力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种业研发、强化土壤保护等方面积极探索,为“藏粮于技”贡献了“供销力量”。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 加快主粮新品种研发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以提升产品质效和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创新,通过提升绿色农资研发力度、加快精准农业技术创新、开展“互联网+农业”等方式开拓新优势,取得新突破。 为推动农资产品优化升级、提升产品利用率,中农集团在北京、山东等地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研发更多优质产品。中农集团研发的新型肥料、高效低毒农药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等多项奖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药品种已推广至美国、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农药研发中心取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证书。 中农集团不断聚焦水稻、玉米、小麦、杂粮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研发,现已拥有种质资源数十个,在内蒙古、山东等地拥有育种基地数百亩。与此同时,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广东水稻所、江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持续成功审定多个优质、高产玉米水稻品种,并陆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省级科技进步多项奖励。 通过多年努力,中农集团培养了1300余名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农业技术专家,为科技创新、农化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加快构建“数字中农”,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打造“中国农资”品牌。 此外,中农集团优化农资供应结构,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助农减肥增效,减少投入和支出;针对各区域市场和作物特点,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加大供应各种特色肥和套餐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广大农户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 精准用药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021年2月,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2021年永利娱乐场(中国)官方网站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示范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台山、英德等16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供销合作社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示范体系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保障粮食安全。 为引导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利用上下联动格局,下大力气推行精准用药、精准施肥。试点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用药培训指导: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实现对症用药、适期用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率、效果和效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因地制宜施展“养护治理组合拳”,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提升肥力。经测算,示范区域水稻每季可减少用药1~2次,每季每亩减施农药0.85千克,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0.18千克,实现粮食增产10%~20%,平均每亩节支增收130元左右。 针对水稻、菠萝、荔枝等当地特色农作物,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为农民提供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营养解决方案、植保解决方案、耕地地力提升、耕地监测等专业化服务,帮助解决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问题。 试点县(市、区)供销合作社依托助农服务中心、庄稼医院、农资门店,为农民免费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开展施肥用药现场观摩会。广东天禾农资公司运用智能识别虫情测报、害虫性诱测报、农林小气候监测和农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等一整套远程监控系统,提升风险监测预警水平,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打造“一站式”平台 提供全程服务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通过“资本+实业”的“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辉隆集团并购安徽省银山药业有限公司,打造农药制剂自主品牌生产基地,打通“农药原药—农药制剂—农资服务”产业链。目前,通过自建或收购,辉隆集团在安徽、江西、吉林等地建成六大肥药生产基地,拥有百万吨自主品牌复合肥产销能力。 辉隆集团聚焦配送中心转型升级,打造了集农资供应、咨询培训、技术指导、测土配方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网络。2003年以来,辉隆集团构建了以70多个配送中心、3000多家加盟店为基础的连锁网络。此外,辉隆集团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在中国农资界率先设立“400农技服务热线”,创办“辉隆集团科技大讲堂”,开展电台直播;运用资源优势,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作物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完成了从贸易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借助坚实的网络,辉隆集团积极探索打造标准化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着力开展种肥药一体化的订单种植、土地托管、农技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飞防植保等综合服务。2021年,辉隆集团在安徽省内开展农技培训活动等近千场,社会化服务面积超35万亩,助农增收超千万元。 浙江省台州市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引进专业人才 推动技物结合 眼下正值施肥高峰,浙江省台州市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小吴正奔走在滨海镇的葡萄大棚内,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科学施肥能够避免土壤被破坏,使农作物健康生长。”技术员小吴说。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农资公司积极推进传统农资营销模式向技物结合转变,公司“技物结合”模式被评为“浙江省服务名牌”。 随着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大,浙江省台州农资公司对内部农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公司采取两种人才引进方式,一是招聘农业院校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等专业毕业生,由老员工以“传帮带”的形式进行一对一指导,将课堂、实验室、基地里所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一线,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二是与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现代农业菁英班”,加快公司专业人才定向培养与储备,当前公司已有专业农技人员近100名。 为了让农技人员及时、准确地将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应用到农户端,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台州农资公司也进行了多种探索。公司以网格化的教学形式,对公司所辖各农资服务网点的员工、农业大户等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再由其对周边农户进行指导;针对某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集中开展农民培训会;疫情期间,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台州农资公众号、视频号、“台农1079”直播间、农技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推广农技服务,并创新推出了“云上春耕”系列服务。